1月15日,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不少重要的关于农业发展的表述,这些在委员间也引起了热议,而他们的关注点源于过去五年吉林农业的硬核实力。
比如,过去五年,吉林省全力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在全国率先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农业现代化第一方阵地位更加稳固。粮食生产能力稳步跨上800亿斤台阶。率先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面积居全国第一、五年增长5倍。建成高标准农田4330万亩、五年增长60.4%。“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加快实施,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资料图)
总结过往,就意味着全新启航。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如何在2023年实现吉林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几位委员给出了这样的思考……
农业产业化在吉林振兴中分量极重, 省政协委员、福源馆食品集团副董事长张嘉宸就提到了这点。
近几年,吉林粮食取得大丰收,总产量去年是816.16亿斤,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
“我长期关注吉林农业,经过长期调研发现,农产品深精加工是农民增收、吉企打造知名农业品牌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规模上做文章,真正壮大产业,激活区域,带动农民。”
她建议,省里应该重点支持一批示范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
在农业农村中,打造统一的质量品牌体系,比如类似吉林已经成熟多年的吉林大米品牌,进而做到质量好、特色强、市场认可的农业生产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要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把链条做长,营销做畅,加工做深,基地做优,带动更多农户、更多企业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为吉林振兴贡献农业力量。
“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省政协委员、吉林省节能评审中心副主任丛艳辉就着重谈了这一点。
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压舱石”和“稳压器”的作用,在千亿斤粮食工程、“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如何推动我省从农业大省走向农业强省?
丛艳辉认为,应继续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农业科技富农的突破口。相较于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更易实现科技上的创新。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手段,促进农业经营、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农产品销售。精准谋划产业链条延伸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融合发展。
废弃的秸秆在吉林成了宝贝,为啥?因为吉林有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
省政协委员、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赵建勇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这是我省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是富民工程,对于将我省的粮食优势及秸秆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意义重大。
赵建勇表示,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将发挥好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中的引领作用和综合带动效应,也期望吉林省畜牧产业借势而起,实现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开局之年新吉林、新突破,吉林农业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