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成为临床诊断的趋势之一,“抽血”和“拍片”成了去医院看病的必经“程序”,而“拍片”所需的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现已日趋成为被资本市场所关注的黄金赛道。

成立于2011年的联影医疗,是一家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医疗设备企业。

就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联影医疗在科创板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及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本次科创板IPO,拟募资124.8亿元,用于下一代产品研发、营销服务网络构建、补充流动性资金等用途。

就其所处行业看,国内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长期被GPS(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统治,虽然成立仅10年的联影医疗近年发展迅速,成了国产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龙头,又被誉为民族品牌打破GPS垄断的希望,但其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不能轻易被忽视。

被疫情催化的业绩

疫情虽然打击了一众行业,但是却给联影医疗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招股书显示,2018-2019年,联影医疗实现营收分别为20.3亿元、2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亿元、-7.35亿元,亏损呈扩大趋势。但2020年联影医疗营收暴增,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57.6亿元、30.8亿元,企业也实现扭亏,归母净利润达9.03亿元和6.47亿元。

(联影医疗业绩 来源:招股书)

据悉,联影医疗的主营产品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和X射线成像系统(XR)在新冠肺炎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初掀起的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带动了公司 CT、XR 等疫情相关产品的销量增加,其中2020年CT销量1277台,增长107.98%,XR销量1669台,增长121.94%。

与此同时《每日财报》发现,联影医疗的各系列产品在2020年都略有涨价,其中CT系列提价21.5%,MR系列提价7.8%。其CT销售金额同比上年增长152.78%,XR 同比增长 126.65%。

在销量增加带来主营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联影医疗终端用户市场存量数量也逐步提高,维保业务收入亦随之提高。2018-2021年6月,分别为6026.6万元、1.65亿元、2.84亿元及 2.03亿元,前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17.00%。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政策推动下,联影医疗获得了巨额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报告期内,联影医疗获得税收优惠分别为1.09亿元、1.68亿元、2.81亿元及2.05亿元,后两年,税收优惠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4.29%及27.07%。

同期,联影医疗获得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33亿元、3.06亿元、3.48亿元及2.07亿元,后两年,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0.11%及27.34%。

政府补贴虽没有什么坏处,但是一个成熟、有竞争力的企业不应太过依赖于此,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定将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联影医疗表示,增值税即征即退属于经常性损益项目,具有一定持续性。扣除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后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合计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在2020年与2021年上半年为24.82%、19.19%,占比不高且呈下降趋势,不会对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形成重大不利影响。

高薪“挖角”的研发团队

在研发投入、团队组建上,联影医疗也是有“独到见解”的。

招股书显示,2018-2021年6月,联影医疗研发费用分别为5.5亿元、5.8亿元、7.6亿元及4.5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7.1%、19.42、13.12%及14.75%,研发联影医疗用率远超同行可比公司。

与此同时,由于医学影像设备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充足、稳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除了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联影医疗十分重视吸引人才。

在联影医疗的全球化视野吸纳行业人才战略下,联影医疗组建了近2000名研发人员的研发团队,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超过35%;公司超过1700 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超过350人具备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31日,联影医疗实控人、前董事长薛敏以公开信形式宣布,由张强博士接替薛敏担任联影医疗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每日财报》分析张强的履历发现,其在加入联影医疗之前,曾任职于美国西门子医疗系统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而且有意思的是,联影医疗12名高管中,有6人曾任职于西门子,2人曾任职于飞利浦;10名核心技术人员中,有4名曾任职于西门子,2人曾任职于飞利浦。可以说联影医疗的核心班底大半出自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巨头同时也是竞争对手的西门子和飞利浦。

在联影医疗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下,截至2021年6月,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50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超过1100项,海外发明专利超过380项。

然而,联影医疗高调“挖角”研发人员,也被国际巨头所注意。西门子就曾因离职前员工诉讼联影医疗专利权侵权,最终中国法院判定西门子败诉。

在这方面联影医疗表示,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将专利布局策略作为强化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结合自身技术路径、行业前沿技术以及市场拓展方向,持续构建专利壁垒。此外,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建立了全面、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涵盖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和运用控制。

上述事件虽然耐人寻味,但是相信随后国际巨头必然会通过申请专利、登记软件著作权等方式设置较高的进入壁垒,联影医疗作为行业的后来者,很可能发生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

国产替代和国货出海

就行业规模来看,2020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到 537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7.3%。

然而,虽然部分国产企业已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中低端产品市场已经逐步实现国产替代,但高端产品市场仍以进口品牌为主。

MR系统市场方面,联影医疗是中国市场最大的MR设备厂商。在1.5TMR市场占有率达25.4%,但在3.0T及以上MR设备市场中,西门子医疗、GE 医疗、飞利浦医疗牢牢占据前三的位置,联影医疗市占率仅为17.1%。

CT系统方面,中国64排以下CT国产化率已经达到 65%,而64排及以上国产化率仅为35%,在64排以下CT市场中,联影医疗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64排及以上CT市场中,前三名依旧是“GPS”,合计占有65%左右的市场份额,联影医疗排名第四。

因此,在中低端领域,联影医疗完全可以实现国产替代,但在高端领域,仍需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不能受制于人。

在联影医疗供应商中,飞利浦、万睿视、艾迈斯长期占据前五的位置,供应的零部件包括X射线球管、芯片等。在国产替代的过程中,一旦跨国公司市场地位受到挑战,通过提高关键零部件价格,并压低售价,国产设备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对联影医疗的业绩将造成影响。

除在国内市场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之外,联影医疗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计划对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日本、南非、摩洛哥、马来西亚等八个国家进行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立体化布局并基于此实现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业务扩张。

在疫情期间,联影医疗利用国外竞争对手供应链不稳定的契机,加快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和销售工作,2018-2021年6月,境外实现销售收入4329.63万元、9881.85万元、2.4亿元和1.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8%、3.37%、4.21%和5.89%,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是,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差异性较大,不同海外市场和地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和法规通常不同,政治经济局势存在不确定性,对知识产权保护、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也存在差异。

在此背景下,联影医疗想要打破“GPS”长期以来对国际医疗影像市场的统治,只有依靠在中低端产品市场的价格优势来拓展市场。而在高端设备领域,联影医疗只有继续积极布局前瞻性研究,探索把握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积累技术实力,才有机会挑战“GPS”市场地位。

联影医疗无疑是国内最有实力的医疗影像设备企业,在疫情机遇面前,迅速崛起,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业绩大幅增长。

但疫情终将得以控制,后疫情时代,联影医疗如何利用在A股市场上募集的资金,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防止再回到亏损的老路,值得继续观察。

(文/每日财报 青栎)

关键词: 疫情催化 业绩 联影医疗 冲刺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