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这是中国人创造的“水果奇迹”!

中国人的果盘子,如今琳琅满目,瓜果飘香。任何时节,我们都能邂逅舌尖上的甜蜜。目前,中国的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人的日均水果占有量也早已突破一斤。这是中国人创造的“水果奇迹”,也是中国水果的“甜蜜逆袭”。话不多说,出发,吃水果。

柑橘“超长待机”,背后是科学家的满满“橙意”。柑橘,是中国人水果盘里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为了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柑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人称“柑橘院士”的邓秀新,带领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投身这份“甜蜜的事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延长柑橘的挂果期,邓秀新和团队跑遍全国各地的橘园,利用不同气候特点种上不同熟期的柑橘,形成一条从湖北秭归到重庆万州的600公里晚熟柑橘带。

此外,邓秀新和团队在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发现了一个柑橘的新品种——棕橙,它最大的优势是成熟期比普通甜橙延迟了两个月左右。

如今在中国,柑橘挂果的时间由原来的4个多月延长到11个月。这样,人们在各个季节都能一饱口福,果农们也能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十年来,在科技与政策的指导下,新鲜水果全年供应,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现实。

猕猴桃“野蛮生长”,育种人育得满园果飘香。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国虽然是野生猕猴桃的原产国,但猕猴桃的人工种植品种却是由新西兰率先选育成功的。一种被叫做“奇异果”的新西兰猕猴桃,多年来一直垄断着中国的猕猴桃市场。中国的果树专家以第二次全国农作物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为契机,开始从野生猕猴桃中筛选优良种质。

从本土种质资源中选育良种,不仅关乎中国人的水果盘,更关乎中国在世界种业竞争中的主动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研究员李作洲和团队,为了寻找野生猕猴桃的种质资源,在三峡两岸的深山中翻山越岭……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得偿所愿。随后,李作洲将野生猕猴桃的新鲜样本第一时间送往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截至2022年8月,中国共设立了24个国家级瓜果类种质资源圃。十年来,科研人员利用这些种质资源自主选育了上百个水果新品种,曾经只藏于山林深处的野果经过育种专家的优化和改良,变得更加美味适口。

冷链设施建设让田间风味“直达”舌尖味蕾。一到荔枝季,广东省茂名市的空气中仿佛都散发着荔枝的清甜。这里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荔枝产量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新鲜的荔枝较难保存,从前外地食客若想吃到这口美味,难度可不小。如今,这里在田间建立起小冷库,果农们可以在采摘荔枝后直接完成分拣、包装、预冷、冷藏等全过程。随后,这些新鲜荔枝便可直接运往全国30多个省份,荔枝长途运输与保鲜的难题迎刃而解。

为了让冷链设施建设聚焦“产地”、深入“田间”,“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探索发展共享式‘田头小站’等移动冷库”被先后写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冷链设施正在为时令鲜果的跨区贮运提质助力、冷链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的支持、绿色通道政策等多项举措,让水果在中国实现东西相会,南北互通。

水果正为中国人改善着饮食结构提供着更加均衡的膳食营养,从一果难求到成为世界最大果园,善于拓荒和创新的中国人把一个个小水果做成了大产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野生猕猴桃 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