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满目疮痍”到“一眼尽绿”江源玉树守好“中华水塔”
中新网西宁10月19日电
中新网记者 李江宁
(资料图)
12年前,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7.1级大地震。现如今的玉树已蜕变为三江源头充满绿意的现代化高原新城。走在玉树市街头,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远处的草山绿意盎然,牦牛悠哉吃草,市区内扎曲河畔不时能看到欧亚水獭的身影……
图为宁样(右一)检查玉树市树木生长情况。玉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而这一切,都是玉树市群众十年前无法想象的生活环境。
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处在三江源核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这里维系着中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十年前,玉树的风沙特别大,尤其春秋季节时,出门必须要戴围巾和口罩,否则脸都会被吹伤。”今年44岁的宁样是玉树市林草局局长,到现在已经在林草系统工作了20余年,说起十年来玉树生态的变化,宁样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图为夏日绿意盎然的玉树市。玉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上世纪90年代末,玉树市的绿化工作相对滞后,因地处高海拔地区,玉树市的宜林地匮乏,土层瘠薄,种树不易。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树,怎样才能让种上的树活下来,这都需要研究。
“以前玉树市周边都是沙棘、青阳这样适宜于在高海拔地区的树种,近年来,我们尝试引进其他品种增加树木的多样性。”宁样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新树种能够成活,玉树市林草局会提前一年在单位院内进行树种栽培,通过精心养护试验出栽培方法。
现如今,玉树市结古大道两旁种满了海棠树。每年春秋季,海棠树结出累累硕果,红红的果实挂满枝头,给这个高原小城增添了一份浪漫。此外,藏柳、连翘、丁香等树种也都“落户”玉树,绿化城市的同时,也为玉树市民带来视觉美感。
“树多了,风沙就少了,现在的玉树基本上没有风沙,气候都变好了。”宁样说,甚至还有不少市民家中都种起了桃树、梨树等。
据悉,十年间,玉树市投资5.07亿元实施完成12.3万亩的造林绿化工程,退耕还林1100亩,义务植树12.0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7.03%。投资1.38亿元的人民公园、文化公园、扎西科公园和琼龙公园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绿地率由27.07%提高到41.5%。玉树市被授予“省级森林城镇”“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每年植树节的时候,我们都会开展全民植树活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家乡越来越美。”宁样说。
此外,玉树市周边的草山也得到不断治理,曾经威胁草原健康的鼠害和毒杂草都得到有效治理。与十年前相比,玉树市森林覆盖率由从2012年的14.6%增长为17.03%。草原植被盖度从2016年的60.76%增长到67.58%。全市境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