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档案管理服务新规出台 流动人员档案可由工作地管理机构接收(引题) 

北京推行档案管理服务“同事同标”(主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资料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解决人民群众在档案管理服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昨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五部门联合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提供“同事同标”的便利化档案管理服务,建立档案问题处置联动机制,解决档案疑难复杂情况,以档案改革提升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和顺畅有序流动,助力首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推进高频服务“全城通办”

《通知》规定,建立健全档案接收、转递、利用、保管以及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规范和服务流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流动人员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接收管理;辞职辞退、被开除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由原单位转递至本人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保管;死亡流动人员的档案由原档案保管机构继续保管,有特殊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等档案按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各类群体获得“同事同标”的档案管理服务。

《通知》明确,强化档案服务效能,持续推进档案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掌上可办”和高频服务“全城通办”,深化档案接收、档案转递、开具证明、政审考察、信息查询等事项“跨省通办”。可通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北京人社”APP等途径,为群众提供查询存档信息、出具人事证明、开具调档函、提供政审材料、办理档案接收、申请档案转出、档案材料归档、人才集体户口管理等“不见面”服务。

建立疑难档案处置联动机制

《通知》规定,建立档案问题处置联动机制。针对档案流转中出现的一人多份档案、长期滞留个人手中的自持档案、历史遗留的问题档案等疑难复杂情况,由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会同失业、养老、社保经办,以及医疗保障等部门,及时按程序对档案中相关事项进行联合审查认定,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通知》明确,要加强档案内容建设。增强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与档案材料形成单位以及流动人员之间的协调联动,通过签订委托存档协议,明确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档案材料收集机制,促进流动人员职业发展,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主动将真实反映遵守规章制度、从事重要工作和取得成效、个人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材料归入档案,激发企业选人用人育人责任,增强企业和个人维护档案、用好档案的主人翁意识,以提升档案内容建设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推动社会信用建设。

探索建立流动人员数字档案

同时,继续发挥北京市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工作优势,探索建立以政务数据为支撑的流动人员人事数字档案,大力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新技术、新媒介在档案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电子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数据归入人事数字档案,为档案管理服务注入新内容新活力。

下一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首善标准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流动人员 档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