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分钟社区生活圈”如何落地?——上海徐汇这些“生活盒子”传递暖意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何欣荣 郭慕清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目前,各地正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如何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让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养老、医疗、文体等服务触手可及?记者近日在上海中心城区徐汇走访了解到,一个个集成了各种社区服务的“生活盒子”正在传递城市暖意。

繁华热闹的徐家汇商圈是上海的商业中心之一。走进位于徐家汇的赵巷片区“生活盒子”,一幢八层楼的建筑,按不同楼层分别规划了社区食堂、医疗卫生、养老幼教等各种服务。上午9点左右,已经有不少老人在“生活盒子”内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锻炼身体。有的进行划船机训练,有的在卧式健身车上运动,十分热闹。家住附近的姚阿姨67岁了,“我每天都来,这里和外面的健身房不一样,器材适合老年人,还有专门的教练指导。”

邱巡洲是这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馆长。他翻着登记表说,有134位老人日常在这里锻炼,每个人都有单独的健康档案。“这里的器械主要针对老年群体,像划船机可以锻炼上肢力量,预防肩周炎。因为政府免房租,所以费用只要每月99元。”

除了服务好“一老”,还要保障好“一小”。在“生活盒子”内的一间教室里,10多个孩子围成一圈,在老师带领下开展亲子早教。金芒果社区育儿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晨说,这里的早教服务是普惠性的,今年刚推出就排满了。“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来的,上午上完课,中午就在楼下的社区食堂吃饭,非常方便。”

“‘生活盒子’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通俗来说就是社区生活服务综合体。徐家汇商圈土地金贵,所以政府就发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把原来的社区公共文化中心改造成‘生活盒子’。”徐家汇街道党工委书记万小岚说。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要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徐虹北路片区“生活盒子”,社区食堂是最受欢迎的生活服务之一。中午时分,社区食堂坐满了前来就餐的周边居民和上班族。这里的招牌咸肉菜饭远近闻名,一顿饭二三十元就能吃饱吃好。

“这里的物业是政府提供的,不收房租,但要求我们控制菜品价格,一般相当于市场价格的八折。另外,针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按年龄段再打折。很多老人经常来社区食堂就餐。我们一天要接待近千人次就餐。”社区食堂运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常规的社区食堂、医疗卫生、文体活动等,不少“生活盒子”还因地制宜提供特色服务。在乐山片区“生活盒子”,街道把钟表维修、缝补衣服等“小修小补”类的能工巧匠请进来摆摊设点。乐山片区居民李仕蓉原来在钟表厂工作,如今在“生活盒子”维修钟表,一上午她接待了4名客户。“外面换电池要40元,我们这里只要20元,很多居民都是老顾客。”

目前,整个徐汇已建成28个各具特色的“生活盒子”,计划今年还要新建11个“生活盒子”。根据居民需求的变化,这些“生活盒子”还可以优化升级,真正成为功能多元的“百宝箱”。

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表示,依托党群服务阵地,在群众最方便的地方建设“生活盒子”,把更多的社区服务集成导入,保障居民足不出片区就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不断丰盈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织得更牢更密。

(新华社上海3月27日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