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埋骨米易53年后 烈士的亲人找到了


(相关资料图)

吴植根 吴琦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又逢一年清明节,苍松翠柏,英魂常在。4月4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烈士陵园有一场特殊的“重逢”,在米易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中国好人”、烈士寻亲志愿者年介涛的努力和帮助下,长眠在米易53年之久的李如清烈士的亲人找到了,圆了烈士家属的“寻亲梦”。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西南大地,30多万筑路铁军靠着肩挑手提,用血肉之躯筑造了“不可能建成”的成昆铁路,在1100公里的铁路线上。2000多名铁道兵和筑路工人英勇牺牲。

李如清烈士是一名铁道兵,籍贯为安徽省原怀远县马城区于庙公社,1968年3月入伍,在某部队服役,于1970年8月20日在修建成昆铁路米易垭口隧道时牺牲,年仅24岁,安葬在米易县烈士陵园。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李如清烈士的父母和妹妹一直未能找到他的墓碑,寻找李如清烈士成为了亲人心中的牵挂。

今年3月,米易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发出为李如清烈士寻找亲人的消息,引起了“中国好人”年介涛的注意,看到信息后,年介涛很快开始为烈士寻找亲人。

几经辗转,年介涛联系到了李如清烈士的妹妹李秀琴,她向年介涛发来了一份2014年由民政部颁发的李如清烈士证明书,经过核实,李如清烈士正是李秀琴的哥哥。

李秀琴说,哥哥当兵时自己才五六岁。尽管李如清烈士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妹妹的记忆中,哥哥李如清阳光开朗,积极上进,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以前,她只知道哥哥牺牲在四川省米易县,由于路途遥远,不知道具体安葬位置。上世纪末,父母带着遗憾去世,但李秀琴一直记着父母的心愿,一定要找到哥哥的墓碑。

现在,李秀琴年事已高,加之身体不好,特意委托年介涛连线米易县烈士陵园管理员刘祥才,代为李如清烈士扫墓,以寄托哀思之情。在祭奠现场,刘祥才通过视频向年介涛介绍了李如清烈士的事迹,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做好烈士墓园的管理工作,让烈士安息,让家属放心。

埋骨米易53年后,烈士李如清的家人对他的哀思终于有物可托、有处可寄,两代人的牵挂,几十年的寻找,终于得偿所愿。李秀琴激动地说:“终于找到了哥哥的墓碑,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也了却了父母的心愿,太感谢米易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年介涛了。”

据了解,目前共有751名烈士长眠在攀枝花。其中,在剿匪战役中牺牲的有263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有32名,在成昆铁路建设中牺牲的有317名,在攀枝花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牺牲的有139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