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利用网络延迟对购物平台“薅羊毛”(主题)
(资料图片)
兰州警方破获一起新型网络诈骗案(副题)
法治日报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范国臣
1秒左右的网络延迟,被犯罪嫌疑人发现后动起歪脑筋,“巧妙”利用疯狂“薅羊毛”。今年7月,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打掉这样一个利用互联网购物平台漏洞实施诈骗的不法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万元。
系统漏洞被钻空子
今年2月6日,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接某企业报案称,企业旗下网购平台在自己内部系统核查中发现,自2022年3月起,有人通过其借贷金融消费平台“打白条”的系统漏洞实施诈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接报后,民警立即开展调查,鉴于案情特殊、涉案金额较大,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会同多部门展开精准研判。
为了尽快找到案件突破口,专案组根据企业提供的细微线索,从源头仔细梳理后发现,嫌疑人通过平台消费程序“打白条”进行质押,提升消费额度,在平台商城大肆购买品牌手机及黄金等贵重物品。
正常情况下,提升额度和赎回保证金数据之间因网络原因会有1秒左右延迟,嫌疑人“巧妙”利用这微小的时间差,瞬间将“小金库”内担保资金赎出,这样“一进一出”用虚构的白条额度为自己牟取不当利益。
“我们在线索梳理中发现,嫌疑人作案手法相当熟练,过程极其隐蔽,如果不是企业后台技术人员及时发现止损,这种犯罪方式很难被人察觉。”刑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贾礼堂介绍,经初步统计,嫌疑人累计非法获利30余万元。
幕后黑手伪装身份
“我并不知道什么平台购物,我只知道一个自称‘何哥’的人说是可以给我注册申请2000元免抵押小额贷款,我就把手机、身份证给了他……”侦查初期,民警查获了很多平台实际注册“获利”人,其中一人孙某在接受民警询问时却一脸茫然,似乎并不清楚自己身份被注册某购物平台,并虚构白条借贷消费关系套现。
经调查,像孙某这样贪图小便宜被利用的人还有不少,他们大多数对诈骗过程并不知情,只因利益诱惑,自愿提供个人信息及手机。
专案组意识到这条利益链条背后应该另有其人,迅速调整侦查方向,通过孙某指认的小额贷聊天群,很快锁定了一个自称“何哥”的“小额贷中介”。
民警如法炮制,在另一个聊天群里查到同样自称“小额贷中介”的“牛经理”,以何某为首诈骗购买手机非法套现和以牛某为首诈骗购买黄金非法套现的两个团伙浮出水面。
“嫌疑人将诈骗来的手机、黄金等物品通过‘中间人’卖出,再由‘中间人’返利给‘下线’,全程使用现金交易,自己躲在幕后操纵,企图躲避侦查。”刑警支队八大队副大队长李京阳说。
民警侦查中发现,嫌疑人在和大多数“下线”聊天时从不透露任何个人相关信息,自己伪装成小额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对“下线”闭口不谈获利渠道,只是谎称可以注册平台申请借贷。商谈好借贷钱数后,嫌疑人使用白条借贷虚假消费购买手机、黄金等物品变卖套现,再操作违规赎回保证金,空手套白狼。
4月19日,经过缜密侦查,专案组在兰州将主要嫌疑人何某和牛某分别抓获。
作案同伙相继落网
“我没有诈骗,这是平台自己出现漏洞,被我碰巧遇上而已,顶多算个薅羊毛,大不了我把平台买的东西退回去……”审讯初期,何某自恃“略懂法律”和民警狡辩周旋,拒不认罪。
同样心存侥幸的牛某也认为自己只是偶然发现系统漏洞,想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应该不构成犯罪。
“不要狡辩,你以为删了聊天记录,变卖骗来的商品,就没办法查证了?你利用系统漏洞将小金库内质押资金解冻赎回,其行为符合诈骗罪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构成要素,已构成诈骗犯罪,且涉及金额足够定罪量刑。”审讯室内,民警向嫌疑人何某出示了掌握的证据。
在大量证据面前,何某和牛某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如实供出了发展的“下线”和其他作案同伙。民警循线深挖,在兰州市西固区将同伙李某和王某抓获,经讯问,李某二人主动承认了参与诈骗的犯罪事实。
4月21日,民警赶赴江苏无锡,将涉嫌向何某等人传授犯罪方法的嫌疑人鲁某抓获归案,鲁某承认了对何某等人有偿传授使用漏洞方法的犯罪事实。
6月29日、7月5日,民警赴甘肃临洮、景泰将伙同何某实施诈骗犯罪的张某琪、张某波抓获归案。
据办案民警介绍,本案中何某、牛某等人明知商城平台与金融白条平台的数据不能精准同步,存在系统漏洞,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虚假交易,诈骗的主观故意和恶意非常明显,这些自称“羊毛党”的嫌疑人利用系统数据同步时间差这一漏洞非法牟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犯罪。
目前,何某、牛某、鲁某等7名涉案嫌疑人全部被依法逮捕,并分别以诈骗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移送至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