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异性疏远期,爱慕期和恋爱期。

2、这三个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异性疏远期。

3、多见于进入青春气的十三四岁少年,这时期,由于性心理发育的显著变化,不断地引起男女学生心理上的不安、害羞和困扰,有的甚至产生抵抗发育的心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于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开始疏远,即使是童年时代两小无猜的朋友,也会在这一时期不自然的疏远。

5、男女同学很少在一起交谈或参加集体活动,个别男女学生干部在一起接触多些,就会受到其它同学的嘲笑、起哄或讥讽。

6、这样就会使男女同学更惧怕接近,尽管他们内心深处可能都已经产生了接近和向外异性的愿望的萌芽,但“欲擒故纵”外表上却是“敬而远之”。

7、 2、爱慕期。

8、随着少年进入青年初期,情窦初开,异性间的疏远逐渐缩小,他们很快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以善意、友好、欣赏的态度对待异性同学,他们也愿意与异性同学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并发展友谊。

9、这时期是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产生主要是青春期发育高潮的到来而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情感吸引,二是渴求接触。

10、就其一般性而言,有如下四个特点: (1)喜欢表现自己。

11、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期引起对方的注意和肯定。

12、 (2)感情交流肤浅。

13、两性间接接触时感情交流比较隐晦含蓄,常以试探性的形式进行。

14、如:女生常以目传情,或借口要求男生帮助以观察对方对自己的感情流露的反应,男生则借口与女生说话,或通过主动帮助女生做事以获得对方感情反馈的信息。

15、这就是“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做法,很少能够达到感情上的真正交流 (3)交往对象广泛。

16、一般地说,周围的同龄异性,只要某种契机拨动了自己感情的琴弦,就有可能成为亲近的对象。

17、换言之,爱慕对象不是确定的、单一的。

18、 (4)向往年长异性。

19、在爱慕期,青少年有时会出现喜欢、向往、崇拜年长异性的现象。

20、如有的学生会对异性教师产生超过尊敬范围的感情,以致在和异性教师交往接触中也感到非常不自然。

21、这种感情的产生时间,不仅包括初中和高中时期,也包括大学时期。

22、 3、恋爱期。

23、对于进入青年中、后期的个体来说,由于其性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社会成熟与生理成熟已达到较高水平,因而他们有了与自己倾慕的异性谈恋爱的心理需要,并常付之行动。

24、这个时期的异性交往有以下特点: (1)交往对象特定性。

25、在恋爱期,男女青少年已开始按照各自心目中的偶像寻找“意中人”。

26、他们追求特定的异性,并喜欢与之单独在一起,出现不喜欢集体活动而带有“离群”色彩的心理倾向,这一特点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27、 (2)互相爱慕的浪漫性。

28、这一时期的男女青少年往往把恋爱看成是一种神秘的、奇妙的、难以理解的力量。

29、对恋爱的浪漫态度,典型的表现为“一见钟情”。

30、这种浪漫的恋爱态度与关系稳定、坚固、和谐和以注重现实为特点的爱情是不同的。

31、 (3)感情交流的深刻性。

32、与爱慕期两性感情交流比较隐晦含蓄和以试探的方式进行不同,在这一时期,两性间的感情交流较为直率、系统,并常以幽会的方式进行。

33、 (4)对爱恋对象的占有性。

34、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男女会产生对恋爱对象的占有欲,并毫不掩饰的嫉妒心理,对爱恋对象与自己的同性朋友和同学接触十分不满,甚至疑神疑鬼;对自己的同性朋友和同学与自己的爱慕对象的接触既尴尬万分,又十分愤恨。

35、显然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性欲意识的发展关系密切。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