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入夜,月朗星稀。第82集团军某部官兵乘坐的军列稳稳停靠在西北戈壁的火车站。

远山的轮廓映衬点点星光,寂静的旷野只能听到风吹起沙石摩擦地面的阵阵碎响。部队抓紧时间完成了铁路卸载,列车在黑夜中闪着车灯,宛若一条蜿蜒的长龙,向着大漠深处行进。

上等兵杨柏杰刚下火车,一股寒意便迎面袭来。荒凉的戈壁在皎洁的月光下越发萧瑟,飞扬的沙尘肆意摧残着地上的枯草。


(资料图片)

作为一名在沿海地区生活了20多年的南方小伙,这是杨柏杰第一次来到西北驻训。自从得知要在戈壁进行训练,他激动了好几个晚上。从东南沿海到大漠深处,虽然杨柏杰早就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但西北戈壁的粗犷豪放仍让他始料未及。

“像侦察兵一样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是在戈壁中展开测量任务的第一步。”班长张先梁拍了拍杨柏杰的肩膀。

5年前,该部官兵来到了西北大漠,在风沙肆虐的演训场摔打磨练,在友邻单位的协助下完成了转型升级后的一次实弹射击。

当从回传画面中看到目标被瞬间击毁时,张先梁感受到了震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立志要在本职岗位上闯出一片天地。

百炼成钢,5年过去,张先梁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测地兵。“百名优秀教练员”、个人三等功一次、班集体三等功一次……诸多的荣誉,是张先梁成长的见证。

远方山谷间绽放一抹朝霞。夜空星辰渐渐隐没,张先梁的回忆慢慢浮现。

精准打击、炮火覆盖,是人们对炮兵的第一印象。为了保证目标的命中率,测地兵要快速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炮兵的射击需求。一次实弹射击让张先梁对“精准”二字有了深刻的理解。

那时新装备刚列装不久,大家还在摸索更为高效的射击流程。

“放!”数发火箭弹应声升空,青云之下掀起阵阵轰鸣。然而,命中率并不理想。

天色渐暗,硝烟散去,战后复盘随着夜幕降临开始了。在复盘讨论中,测地保障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张先梁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测地数据做到最完善。

张先梁很快被选派参加上级集训。

集训的日子紧张、严格。作为测地专业的一员,张先梁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单调的日常训练加上三天一测、一周一考的集训模式,让他深刻感受到了测地专业的艰辛。

一名优秀的炮兵测地员,出色的计算能力是基础,更是“敲门砖”。快速准确地计算,对于张先梁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只有严训苦练,才能算得快算得准,才能保障火炮完成致命一击。”为了锤炼计算硬功,张先梁从练习手速开始。限定时间速写百以内数字、随时卡时间练习“滚加滚减”、在折成拇指大小的纸片上练习规范书写……熬夜加班已是常态,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在他的笔尖划过。

一天夜里,张先梁握紧拳头从梦中惊醒。梦里,他清晰地看见一连串的数字坐标,自己在满头大汗中仓促地上交了测量结果。火箭弹发射后,电台里传来了让自己心惊胆战的回复——“目标未命中”。

为了不再听见“目标未命中”的回复,张先梁不断向自己发起挑战。

一架平凡普通的经纬仪,是测地兵战位的缩影。测地兵顶着炎炎烈日,行走在火热的大漠戈壁,一遍一遍地进行核对和测量数据。经纬仪要想架得快、立得稳,需要付出时间、心血和汗水,以超乎寻常的耐心、定力和毅力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快速架设仪器时划伤的手指、衣服袖口上洗不掉的铅灰、磨得逐渐消失的指纹……这些点点滴滴凝聚成了测地兵的独家记忆。

“每次开始操作仪器,就算手指再疼也不会中途停止转动,瞄准镜中灵活的十字准星会因为短暂的停顿而无法锁定目标。”张先梁深有感触。

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也是一段积蓄能量的时光。面对压力和挑战,张先梁没有妥协,更没有丝毫怠慢。6个月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很快,张先梁被任命为测地仪器技师并负责全班工作。

面对繁重的工作,怎样带领测地班高效完成任务,成为张先梁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恶劣环境中顺利展开作业是野外完成测绘任务要面临的第一个难关。”连长赵晓伟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张先梁的思路。

一次野外测地作业时,原本晴好的天气突然狂风大作,碎石被吹得到处乱滚,打在仪器盒上哒哒作响,尘土顿时遮天蔽日。测地班的战士顶着风沙撤收仪器。他们把所有的仪器放在中间,而后围成一圈原地蹲下静静地遮挡守护着仪器。

风停了,下士米熊熙的耳朵里、鼻腔里、头发里全是尘土。“还好,数据保留完整,大家一天的辛苦没有白费。”起身后,米熊熙的第一反应就是检查采集的数据。看到仪器完好、数据完整,他才松了一口气。

“要把战场的山川地貌用数据呈现,首先就得把它装进自己的心里。只有真正熟悉脚下的土地,才能应对野外复杂条件的挑战。”测地班一路涉险滩、登山坡,驻训区里每一个明显地物都被测地兵标记成瞄准点,处处留下他们坚实的脚印。

随着装备操作系统整体升级,单位战斗力建设进入了提质增速的快车道。

有人问张先梁:“现在装备升级了,这下你们可以松口气了吧?”

“我们要做最坚强有力的保障。” 张先梁这样回应。信息化战场上风云莫测,测地兵要随时待命,助力炮兵一击必胜。他们心里十分清楚,测地兵不能有任何的放松。而随着信息化战场对精确打击要求逐渐提高,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苛刻。

张先梁时常提醒班内成员,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数字、每一帧图像,要把测量的数据结果由成品向精品转变,更好地保障火炮射击。

从“成品”到“精品”,一字之差,对战斗力的贡献却能产生质的飞越。这背后,也蕴含着测地兵对于高标准的不懈追求与努力。

系统升级后的第一次训练准备会上,连长赵晓伟给测地班提出的要求是:时刻为炮弹擦亮双眼。

一是“时刻”,二是“擦亮”,指向都是提升质效。这不仅是任务的变化,也是对新型能力素质的呼唤。

测地兵们也许没有操作火炮的豪迈,却在精益求精里追求卓越;也许没有战车怒吼的激昂,却在跋山涉水中默默奉献。

“我们没有手执利剑,但能为剑锋增锐气。瞄准打赢,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茫茫戈壁上,测地尖兵正朝着下一个目标继续前行。(晋 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