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中国吉林网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会议精神,全省各级营商环境建设机构坚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结合地方工作实际,聚焦企业群众诉求,加大推动力度,创新方式方法,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质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升级。
长春市全面开展“视企业为宝贵财富,视企业家为至爱亲朋,做到感情零距离、服务零差错、利益零输送”的“两视三零”服务。探索搭建分析研判、跟踪反馈、监督考核、综合评估等营商环境监测数据平台,构建“一网洞察、一站评估、一体改善、一屏反馈”的营商环境评估建设新模式。
吉林市举办营商环境“跃升年”活动。出台《吉林市营商环境“跃升年”方案》,在2021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00条的基础上,围绕国评18项指标优化跃升再推出一批针对性措施。2022年内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草案)》。
四平市重点跟踪春季开工项目审批问题,把协同服务作为春季新开工项目的“总入口”,对即将进入立项和办理用地手续的项目及时发起协同服务,依托“一张蓝图”开展空间选址协同,生成“一单五清”告知单,落实水、电、气、热等公用企业管线图改革,做好要素保障。
辽源市创新建立政企互动交流平台,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与,规上、限上和重点民营企业高管加入,县(区)、开发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值班长)在线的“辽源市政企互动微信交流群”,及时发布涉企政策信息,收集企业困难问题,涉及部门秒办、秒回应,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助企服务线上阵地。
通化市开展“三个一批”营商环境大走访大调研行动,走访调研一批重点企业、跟进一批在建项目、跟踪一批惠企政策点,以“走访+调研+督导”的方式,了解企业真实愿望,深挖问题、找准短板、精准提升,切实解决企业困难。
白山市探索建立集中办公、一站式审批、联席会议等审批模式。针对全市重大项目,由主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集中研究、现场决策、当场审批,将多个层级压缩为一个程序,使审批决策链“由长变短”、审批层级“由多变少”,大幅提升项目建设审批效率。
松原市创建“无证明城市”,全面开展证明事项梳理工作,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部门核验、申报承诺等方式,坚持“法无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法有规定”的线上流转,无需再由申请人到相关单位开具证明,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
白城市进一步打造风清气正营商环境,研究制定《白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必须、十禁止”》,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营商环境工作格局。
延边州研究建立新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设立融资再担保机构,畅通金融机构、企业沟通联系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放贷力度。探索推动权利质押、供应链金融等新型业务模式,提升企业信贷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长白山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依托高铁航空便利交通,谋划“旅游 ”深度融合,抓好“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开展民俗文化游、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等特色活动,实现“旅短游长”。
梅河口市将全面规范交易市场,建设规则统一、标准统一、运维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开发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实现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
长春新区落实省级“工改全过程图纸数字化管理子系统”改革试点任务。努力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图纸管理从“多头线下跑”向“全程线上跑”转变,切实做到图纸从设计到竣工整体协同、全程留痕、有据可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图纸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形成可复制改革经验。
中韩示范区筹备成立中韩示范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为企业家搭建政企互动、企业互通、产业协同、共谋发展平台,实现“企业全覆盖、活动常态化、助企精细化”,助力企业在“双碳示范”和“新兴消费”方面创新发展。
关键词: 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