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昔日喧嚣的城市安静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同舟共济和共克时艰。
非常时期,为减少聚集和线下采购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许多长春市民纷纷响应政府倡议,选择线上购物。通过电商平台、小程序、商贸企业客户微信群进行网上采购,以此解决日常需求。
商品下单,谁来配送?
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奋战在城市保供的第一线,为城市战“疫”贡献力量。
他们,就是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
眼下,他们在做什么?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
3月17日,中国吉林网走进吉林省、长春市指定民生保供企业京东快递,直击“疫情”之下的“骑行”勇者。
接车的早晨
疫情以来,京东快递长春绿园营业部站长助理刘跃志一天也没休息。
他出行规律,如“复制粘贴”般精准。5点,准时从住处出发前往营业部,6点前到达单位。
测温中的快递小哥
和往常一样,在物流车进站前,刘跃志和同事们完成了测温,领取当天所需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后。他和同事们穿着防护服开始进行消杀,包括每个人的三轮车。
卸货中的快递员
时间来到7点,一辆挂着“保障民生物资供应”条幅的箱货车停在了营业部门前。
“保持好距离,开始卸货,加油!”刘跃志一边开锁一边说。
快递进入分拣区
从货车上卸下的快递,一件一件被送到营业部的分拣区。为了节省时间,快递员之间都只用简单短语进行交流,默契的将区域配送趋同线路商品分类入库。
“我们作为省市重点民生保障企业,营业部十几位兄弟们,每天平均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舍‘小家’为‘大家’,就是想尽快将这些米、面、油、菜等生活物资送达大家手中,不让他们着急。”刘跃志说,为了长春抗“疫”,小哥们都拼了。
不同以往的派送
董占平的出行“证明”
卸过了车,就到了快递员装车时间。
董占平,也在其中。
在京东快递绿园营业部,36岁董占平是“老人儿”。
凭借多年经验,他也有自己的技巧。
“快递,最突出的核心就是‘要快’,怎么快?就是要对配送路线有一个规划,同小区的放在一起,最后派送的放在底部,这样效率高。”将三轮车装满后,董占平驾驶着电动车不停地停、靠、拐,穿梭在派送区域内中。
准备派件中的董占平
最近派送,董占平也习惯了一些“不一样”。
“过去我们都是直达用户,疫情期间,我们按照防疫要求,为确保配送环节的安全,启用‘不接触配送’服务新模式。”董占平说,通常情况下,会与顾客约定好,把物资送到某个位置,实现无接触送货,如有特殊情况,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也会积极配合,将商品送到百姓受手中。
这几天,雪后长春路面有些湿滑,这为董占平配送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我现在每都要送100票以上,知道消费者等待快递的心情,最大程度克服出行困难,保证服务质量。”董占平说,每个人都是城市战“疫”一份子,能给家乡做贡献,再苦再累都值得。
开启第二轮派送
送完了第一波,董占平回到了营业部。再次测温、消毒……
此刻,他坐在屋内椅子上望着来车方向,准备着第二轮“接货”!
下午三点,董占平完了又一次装车。
采访结束时,他的工作还未结束。远望,三轮车上那个骑行者,渐渐远去……
与时间赛跑的保供战
眼下,吉林战“疫”进入关键阶段,快递物流作为保障民生、运输物资的核心环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快递物流是保障民生、运输物资的核心环节
那么问题来了,疫情以来刘跃志和董占平所在京东送了多少件?
来自京东方面一组反馈,给出了答案。
据介绍,作为吉林省长春市指定的民生保供企业,在疫情防控部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京东物流省内近千余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人员、车辆、快件的防疫消杀工作,运输途中,货车贴封条、司机全程不下车。营业部严格落实体温监测程序,快递员不仅要对配送车辆车厢进行消毒,还随车配备酒精喷壶,送达客户前对快递再次消毒。从疫情开始累计派送单量过百万。京东物流发挥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优势,积极响应多方需求,确保民生保障、防疫物资安全及时运送。
事实上,京东配合保供,只是吉林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网注意到,全省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商务部门迅速反应、快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保障机制。
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保障有力
在稳住货源同时,加强与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对保供企业物资输送提供最大方便和支持,对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实行绿色通行政策,确保快速便利通行,畅通生活物资运输。为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具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保障民生商品干线运输顺畅。
此外,优化配送。采取“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方式,实施专人专车专线等配送模式,外来物资集中采购,无接触配送。居民网上采购,平台定点配送,全程无接触成为生活必需品保供的主要方式。
目前,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保障有力,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手记
骑行勇者 春天暖流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没有旁观者。
京东快递小哥的故事,带出一股春天暖流。
他们,为了身后城市能够快速战胜疫情。连轴转,不休息,骑行街头,只为保障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区工作者……
记者看到,在这次疫情中,每天,每夜,每时,每刻,在你我的身边,都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城市的运转贡献力量。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在努力奔跑凝聚成守护城市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