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吉林医疗队,已经在长春奋战了二十余天。在这支队伍里有这样一位“特别”的队员,她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第46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惠云,一位有着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一名老将,她被年轻的队员们亲切地称为“杨妈妈”。
从2020年疫情暴发驰援武汉,到2021年末带领队伍接管西安定点医院,再到此次支援长春,这名老党员一直奔走在抗疫一线。到达长春的第一时间,她便进入方舱医院查看地形图、出入口设置、床位编排等。从对患者的病情梳理,到护理人员组织构架、岗位职责、排班模式以及感控工作的精准落实,每一环节她都亲自把关。
白天她扎根在病房里,晚上归队后会立即召开全体视频会议,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复盘,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护理质量。
就拿患者的采样工作为例,方舱中有几百名患者,每日的核酸采样工作是项大工程,也是容易发生感染的高危岗位,如何高效精细地完成,又将队员和患者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这并不是一件易事。杨惠云说:“舱里每一名患者,没有一个人不想早点回家,我们要实实在在为患者考虑,因此我们采集工作的及时和高效至关重要。”杨惠云以身作则,带领医疗队的党员同志们积极参与,反复优化核酸采样的流程,严抓细节,大大节约了采样时间并减少了人员聚集,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新冠病毒感染损伤以肺部为主,为促进患者身体和情绪恢复,活跃舱内氛围,杨惠云第一时间要求护士每日组织舱内患者进行集体呼吸操锻炼,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此外,杨惠云注意到方舱里的志愿者们,帮助医务人员取餐和做环境消杀的积极性很高,她向各位队员们反复强调,“虽然方舱里收治的都是轻症患者,志愿者们支持大家的工作是个好现象,但是大家必须严密评估病情,时刻关注每一位志愿者的身体状况,确保安全才能参与志愿活动。”
就是这样严格把控医疗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大到收治工作各项职责流程,小到哪个舱有几份特殊餐食需要标记,她将各项工作思虑周全,在她的带领下所有护理工作都井井有条,所有的队员们打心眼里佩服她!并且开玩笑说:“"杨妈妈"就像是我们护理团队里的定海神针!”
工作中的她一丝不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她平易近人、亲切可爱,她常常以自己为例,为团队里的年轻人加油打气,“我比你们每一位都年长,抵抗力也不如你们年轻人,但是我和大家一样,每天进方舱,每个人都面临同样的风险,所以大家坚信只要做好防护,病毒远没那么可怕,我们要从心理上轻视它,战术上重视它!”每每这样一说,队员们心里便又多了几分战胜困难的勇气!
这位有着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奔走在抗疫第一线,她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干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带领方舱内医护党员和党员患者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党员干部的担当和风采!
图片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吉林医疗队提供
关键词: 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