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她最早响应了志愿的号召,坚守在最重要和艰难的岗位上,巡逻在最黑暗的午夜里……

疫情之初,省农科院质标所党员张惠峰想到她所居住的和馨园小区没有物业,小区人员复杂……

作为一名曾在2020年就有过抗疫志愿者经验的基层党员,她第一时间联系了所在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3月12日,在社区网格长的帮助下,首批8名志愿者组建了“和馨园2022抗疫志愿团队”,当天,为小区136户居民发放出入证,并安排小区值守人员。

张惠峰义不容辞地担任起这个团队的管理员。为了动员更多人,她第一个就把自己的爱人拉进志愿团队里;为了团队自我激励,她自创红花榜,在微信群里给每天服务的志愿者送上一朵小红花。

在志愿者们积极踊跃、奋勇向前的精神感召下,更多的人申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人数逐渐增至27人,并持续壮大。

早上6点半开始执勤,直到晚上8点,晚上10点到11点进行机动巡逻……

每天,这支志愿团队认认真真地守护小区近300人的安宁。顾了大家也就舍了小家,张惠峰夫妻二人都是团队中的主力,一个“扫码”,一个“撅管儿”,每天早出晚归。他们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每天就只能自己在家,上网课、写作业,饿了就自己动手煮面吃,其余时间就趴在窗户上等爸爸妈妈,俨然成了小“家长”。

在志愿工作中,张惠峰带领志愿团队抓住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服务小区居民。

3月13日,志愿团队第一次组织居民在本小区做核酸。由于各单元居民着急下楼排队,不按通知要求,造成了瞬间聚集;很多老人没有开通流量,扫不了吉祥码,需要详细指导;还有一些居民长期居家觉得自己不会感染病毒,不愿出门做核酸检测,现场状况频现。

春寒料峭,志愿者们却在寒风中忙得满头大汗。张惠峰积极改进工作纪律、分工配合等问题。编制了《值班人员注意事项》《小区出入人员登记表》《工作人员登记表》,以及《核酸检测通知事项》和《核酸检测辅助人员标准操作程序》,并在每次采样时打开手机热点为居民提供流量。

所有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志愿者们的不断改进下,小区此后的值守纪律和核酸检测效率都大大提高。

绿色通道服务老人

在入户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工作中,张惠峰发现有很多独居老人不能自己做测试,不会上报结果,有的甚至没有微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3月18日的抗原自测中,志愿者们专门把独居老人列出来,安排人员负责上门测试,并在志愿者群里发出倡议,成立了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8名党员同志组成的特需关爱小组,以一对一重点帮扶独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重症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人员为主要职责,在关注健康生活的同时,特别注重温情关怀。

3月23日至25日,张惠峰主动承担起协助疾控部门转移核酸阳性人员的任务,共转移风险人员5名。在3月23日转移首名风险人员过程中,发现风险人员在下楼时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张惠峰冒着风险对相关垃圾进行了消杀和清理,避免该垃圾带来传播病毒风险。当天,从早上执勤至晚上结束,连续8个小时未吃饭喝水上厕所,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临时党支部支起小区服务网

3月29日,因4名转移人员确诊阳性,全小区封控管制,4、5号楼警戒封控。志愿者团队面临着小区没有物业,只剩10名志愿者可工作、工作量成倍增加的艰难局面。

3月31日,小区组建临时党支部,由张惠峰任临时党支部书记,16名支部成员迅速布控于各个单元,火线动员韩国磊、卞良晨等成为志愿者,确保每个单元至少有一名党员或志愿者。志愿者团队调整架构布局,全力保障居民的物资供应及垃圾清运等生活需求。

志愿服务的日子里,张惠峰作为团队的“顶梁柱”,每天都组织调度小区的志愿者执勤、做核酸、上门检测,不怕苦不怕累地忙碌着。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个志愿团队里,大家并没喊过口号,但每名党员都把人民刻在了心上。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名基层党员。平日里,小区邻里和睦,相处非常融洽。在这个危难时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任务。我必须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尽自己所能做些事情。”张惠峰如是说。

关键词: 志愿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