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天,1600张床位,出院患者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在长春市通源方舱医院内,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医疗队的队员们,带着最初的那份坚守一直奋战在一线。

3月14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按照吉林省卫健委的安排部署,紧急集结了一支具有丰富抗疫经验的精英团队,由副院长顾锐带队,进驻长春通源方舱医院。该方舱医院作为长春市最大的方舱医院,核定床位3100张,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负责其中的1600张床位。与其他方舱医院有所不同的是,医疗队一边收治患者,一边不断完善条件。

“一开始是最难的,现在全都捋顺了。”回忆起刚到方舱的时候,医疗队长依旧记忆犹新。尽管前期大家脑海中已经有方舱的概念,但真正运行起来还是有诸多细节需要重新敲定。“第一天,我们清理卫生、建立隔段、安装设备、调试器械,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半。”在当时,通源方舱医院还是一栋未全部竣工的新楼,除采暖和电之外,其他系统都没有完善。

时不我待,医疗队第一时间统筹布局医疗、护理、院感、后勤等工作,医护人员现场熟悉各通道出入口、运送物资、药品、调试设备等,各司其职、克服困难。终于,大家齐心协力确保按时开舱接收患者。那一刻开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医疗队队员们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奋勇前行,积极探索建章立制、创新工作举措,多管齐下,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尽心尽力救治感染者。

医疗队医疗组共有40名医生,全部是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多名队员具有援武汉、援通化的抗疫经历。这支临床经验丰富、能打硬仗、多学科、全覆盖的医疗精英团队,用精湛的技术为患者吃下了一个“定心丸”。患者们常说,“看到中日联谊医院的医生过来,心里就有底了。”医疗、护理、感控、医技“四位一体”和西医、中医“双轨并行”工作模式,为救治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在这场争分夺秒的“医疗战疫”中刻下了闪光的医治足印。

放射线组仅有的一台CT设备,医疗队放射线科医生,既承担着技师直接面对新冠患者摆位、扫描的工作,又第一时间完成医生的影像诊断及数据记录。在没有完备的防辐射条件下工作,身体遭受辐射的危险时时存在,在这种低劣条件下,他们以最快速度调整CT参数,开通CT检查,并及时跟进开展工作,阻断冠毒,胜似救火。他们毫不退缩、坚守岗位,全力保障临床的诊疗工作,现在已经完成CT检查135例。

医疗队里的核酸出院组,他们参与临床管理患者的同时,更多地承担了核酸采集设计及核酸结果匹判工作。精准快速的核酸采样及匹配,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同时能够节约抗疫成本。无论核酸结果是午夜还是凌晨出来,他们都立即开始行动,对结果进行审核匹配,尽早为采样队提供采样方案。同时又开始了新的一批出院患者的信息修正。每天都要为了患者能够安全到家处理辖区协调电话到深夜。他们安全匹判患者出院的同时,也做出了精准的核酸数据及出院数据汇报。

同时设置住院信息层级上报制度。上级要求方舱院需定时上报住院患者信息,所有信息务必准确及时。信息组利用信息采集二维码,住院后让患者扫描再由各层负责人录入医院信息系统,减少人工失误并提高效率。然后层级上报至信息管理专员,及时完善汇总建立病人数据库,与上级网络相呼应。他们一丝不苟、细致负责。

接诊患者、登记信息、评估病情、生活照护、垃圾清运、疗区消杀、核酸采集、分批带领患者进行太极拳等体能锻炼……医疗队一直在忙碌着。每班下来都是全身湿透、汗水雾水模糊了护目面罩,但队员们从来不叫苦,都在默默的付出和坚持着。

一切付出皆有收获。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医疗队越干越有信心!队员们纷纷表示,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距离关舱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期待战疫的最终胜利!

关键词: 方舱医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