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五一”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对于不少长春人来说,也是经历了50余天居家办公后,第一个复工日。
在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吉林省召开了一场《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市场导向促就业、开发政策性岗位扩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带就业、采取多种渠道缓就业、聚焦重点群体保就业、提升服务质量稳就业等六方面20项重要举措。
《若干措施》其特别之处首先在发布的时间点。
2022年吉林省有高校毕业生21.9万人,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
史上最多的高校毕业生,在3、4月份就业求职的黄金季节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据了解,吉林省高校原计划于3、4月份举办的207场线下大型校园招聘会全部暂停,转为线上进行。同时,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下降、毕业生求职成本增加、整体就业压力加大。
《若干措施》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文件规格层次较高,对任务进行量化。
《若干措施》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下发。涉及多个部门业务,在起草过程中,已得到支持并达成共识,形成了多部门共同做好就业工作的合力。此外,制定《若干措施》时,对于能够量化的内容全部明确了具体数字,并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
当然,《若干措施》最特别之处更在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吉林省一口气提出了多个“首次”:
首次提出国有企业吸纳3000名高校毕业生任务。其中,省属国有企业计划吸纳1000名(目前已落实554名),下一步,还要推动各市(州)、县(市、区)完成国有企业吸纳2000名高校毕业生任务。
首次开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专干招聘项目,计划每个社区招聘3人,每个行政村招聘1人,都是事业编制。
首次提出缓冲就业理念。通过就业见习安置一部分,考研升学一部分,征兵入伍稳定一部分,有效缓解当下就业压力。其中,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增加81%,研究生招录增加4%,专升本和第二学位招生增加30%。
首次提出了在高校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计划对10个具有示范作用的指导服务站,分别予以10万元资金支持。2022年,对带动创业数量多、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大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最高将予以100万元资金支持。
首次提出将离校2年及以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列入就业困难群体给予重点扶持。
首次提出创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孵化园”,参照就业补贴项目给予相应补助。
这一系列“首次”的提出,彰显的不仅是吉林省破解民生难题、全力稳就业保就业的担当,更释放出吉林省“留才”“用才”的最强信号。
中国吉林网了解到,此前,吉林省多次调度推进就业工作,作出系列决策部署。像是4月22日,本轮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43场新闻发布会上,就有大段“内容”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
相比4月22日发布会的内容,5月5日这场发布会上解读的《若干措施》,对于如何更好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更加明确:
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促进就业。依托省人社厅“96885吉人在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及各高校网络招聘系统,搭建好线上就业平台,指导毕业生通过线上双选、视频面试、网上签约等实现就业。
持续推进毕业生留省就业。组织高校开展“创业有你‘就’在吉林”“奋斗有我 就在吉林”主题系列活动,加大《若干措施》及各地政策宣传推介力度,用好用足政策性就业岗位,优先、精准向省内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同时,在5月份开展“高校服务全省复工复产专项行动月”活动。
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分类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就业创业补贴,推介创业项目,邀请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在线为毕业生服务。指导各高校针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等毕业生群体实施“一生一策”“一对一”就业帮扶。
发布会还透露了吉林省今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标:高校毕业生可通过求职招聘活动、提供就业服务、自主择业、市场调节等渠道实现就业10万余人。在《措施》中,通过国有企业吸纳、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引导基层就业、就业见习、考研升学、扶持创业和带动就业,再加上应征入伍一部分人,总计近11万人。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达9万人,比上年增加2.02万人,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相信在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新政之下,吉林省持续优化引才环境,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必将在今年交出一份更加精彩的重才、爱才、惜才、扶才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