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原标题:武夷山国家公园鸟类多样性调查跟访——(引题)
赴一场与鸟儿的约会(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逸萌
武夷山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2020年4月、2021年4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分别启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为期3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调查启动以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单位及高校的百余名专家,深入实地调查80余次,全面调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主要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
近日,记者跟随一支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的10人组成的“鸟调小分队”,来到被誉为“鸟的天堂”的武夷山国家公园,进行2022年度的第一次鸟类多样性调查探访。
“爽约”的黄腹角雉
“春夏秋冬,不见不散。”这是“鸟调小分队”和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鸟儿们的约定。
一大早,小分队朝着目标海拔2160.8米进发。
作为武夷山山脉的最高峰,也是我国东南10省市最高峰,黄岗山的气温已降至冰点。路面上,冰碴儿被风吹得站立起来,积丝成缕,覆在黄土之上,为路面“织”上一层雪白的网。
10人,4部车,缓缓行驶在上山的路上。车开得慢,除了路况不佳,还因为鸟类调查工作的需要。草甸、灌丛、裸岩、碎石,随时都可能和鸟儿相遇。
尽管刮着刺骨的寒风,却无人紧闭车窗。只有这样,鸟类调查员才能第一时间听到鸟儿的声音,捕捉到它们的倩影。对小分队的队员来说,听音识鸟早已是基本技能。
去年春天,正是在这里,“鸟调小分队”发现并记录下了多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的活动踪迹。黄腹角雉是中国特有雉类,在福建省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武夷山国家公园黄岗山是其较稳定的分布地区。在今年1月初召开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这一发现成为阶段性成果之一。
“这次上山,非常期待能再次见到它。”来自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赵圣军激动地说。
然而,去年多次现身的黄腹角雉,今年却“爽约”了。在鸟类调查中,听到不一定能看到,看到不一定能拍到。对于鸟类调查员来说,就算鸟儿如期赴约,见面的机会转瞬即逝,“约会”能否成功常常是未知状态。
“鸟运”来了
“我看到了!看到了!”12时07分,“鸟调小分队”队员邹晓萍的发现让兵分四路进行调查的小分队再度汇合,“鸟运”来了!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最小的“猫头鹰”领鸺鹠的出现,瞬间点燃了小分队的热情。
队员们举着照相机“长枪短炮”,向体长仅有15厘米左右的领鸺鹠缓缓靠近。
“小田,快过来!”队员赵圣军用气声向另一名队员田静喊道。右肩扛上定焦镜头,右手扶住,头向左偏,“人形三脚架”小田站在前方屏住呼吸。田静是西南林业大学的研究生,已在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作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实习了近一年,多次参与鸟类调研工作。赵圣军左膝点地,蹲在后方按下了录制键。一段领鸺鹠的珍贵视频资料就此保存下来。
能走“鸟运”,其实离不开“鸟调小分队”成员们的专业技能:耳朵灵、眼睛尖、一拍就准、行动敏捷,以及丰富的观鸟经验。
寻找新样线
本次冬季调查除了在原先重要的样线开展调查外,还有一个新任务就是布设新样线,寻找更多鸟类分布较多的位点。
赵圣军告诉本报记者,在进行鸟类调查时,样线调查法是在鸟类调查方法中采用的较传统、普遍的调查方法之一。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里,目前布设的鸟类调查样线共计202条。
来回2.3公里,却走了两个半小时。这天上午,赵圣军和田静布设了一条新样线。在这条样线上,他们的收获颇丰,发现了红头咬鹃1只、冕雀2只、红嘴相思鸟2只、灰眶雀鹛54只……
“你瞧!这里背面有高山,山坳之间有溪流,溪流两旁植被丰富,有藤本植物、灌木、阔叶林,针叶林……这些意味着,这里食物丰富,正是鸟儿觅食的好去处。”宋建跃这样评价这条新样线。
经过小分队几天的忙碌,样线总数新增5条。经统计,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3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17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易危(VU)等级鸟类1种,近危(NT)等级鸟类10种。
鸟类多样性调查是正在开展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之一。今年1月初,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显示,发现武夷林蛙、无凹带蜉金龟等6个新种。加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的陆续发现,武夷山国家公园已累计发现11个新种。
“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壮大。”福建省林业局副局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林雅秋在发布会上介绍。
“春天再见!”两个月后,换上春日新羽的鸟儿们又将迎来这群“如期赴约”的“鸟调小分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