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年北京81处泉眼复涌!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共9.36米

昌平区东部、京密引水渠北岸。时隔20年,这里南北朝时期就有的一处泉眼,再度喷涌出清澈的泉水!

去年,北京有81处泉眼复涌。在汩汩泉水中,城市一下子变得滋润、灵动起来了。

小小一眼泉的背后,是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一年增加储量28.9亿立方米、地下水位连续6年累计回升9.36米的宏伟巨变。涵养地下水源“藏水于地”,意味着北京真正“解渴”了。

惊叹:“跨越千年的泉”又来了

昌平桃峪口水库上游约10公里处,巨石掩映的河道里,一汪清澈的山涧溪流汇聚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水面上,几星水草衬着清冽的流水,在略带寒气的初春里显得格外有生机。

“少说也得有十多年没水了。这回好,一冬天了,也没见它干!”在附近村子住了几十年的李长发,连连惊叹。

在他看来,“只记得是在去年夏天几场大雨过后”,仿佛一夜之间,这处山溪又充盈了活水。更惊奇的是,这回的水来了就没走。

从山溪向南驱车约30分钟,就是有千年历史的秦城泉。

秦城泉曾是附近居民生活、养殖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自上世纪70年代起,秦城泉水流量逐渐减少,90年代出现间歇性断流,2002年泉水完全干涸……持续干旱和下游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让泉眼半干涸、干涸已经30余年。

直到去年8月,两场大雨过后,秦城泉完全复苏,开始喷涌!一时间游客不断,争相前来探访这眼“跨越千年的泉”。

开源:天然降雨、生态补水双管齐下

降雨,是地下水最普遍的补给源。去年,北京全年降水量高达924毫米,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位。

丰沛的降水,通过生态修复的河床下渗,通过数以亿计的城市透水砖下渗,通过专门的雨水管网收集……使地下水位回升有了第一股“底气”。

除了天然降雨,人工补水也在发力,成为涵养地下水的另一重要来源。

去年这个时候,北京市启动潮白河试验性春季补水。这是自2019年以来北京实施的第四次生态补水。补水后,断流22年的潮白河北京段全线通水,近2亿立方米水资源入渗地下,密怀顺周边地下水位平均回升3米。

实施生态补水,是全面推进河湖和地下水综合治理、地上地下协同修复的重要举措。在促进河湖生态复苏的同时,有效回补了地下水,也增加了地下水战略储备。

节流:5.7万眼机井“一井一码”取水总量控制

2021年12月,朝阳区鑫坝家园小区完成供水管线和外部管线勾头通水。至此,北京又有20个(单位)小区的自备井结束抽取地下水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自备井供水,在北京并不鲜见。1999年以来,北京遭遇持续十多年的干旱,为了满足城市快速发展供水的需要,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连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2014年底南水进京,浩浩汤汤的南水奔流北上,通过市政大管网流入京城千万百姓家。长期超采的地下水终于有了“喘口气”的机会,京城地下水水位也迎来了止跌回升的转折点。

南水进京的第二年,北京市开启了大规模自备井置换和地下水源地压采减采工作。平谷、怀柔等应急水源地得以“休养生息”,地下水水位开始节节拔升。

除了居民用水,近年来,北京还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了地下水取水工程(机井)排查摸底工作,严格实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如今,全市5.7万余眼机井已全部拥有了“一井一码”的“身份ID”,北京地下水管理正式迈入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新阶段。

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总体思路指导下,北京严守地下水开采红线。地下水年开采量从约20年前的近30亿立方米,下降到约13.5亿立方米。2569眼监测井组成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建立起了水务、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对全市地下水的立体监测。

此外,节水也正成为北京的新标签。

去年春天,“倡导光瓶行动,杜绝用水浪费”率先在党政机关推开。全市换装高效节水器具8万套。顺义、房山等9个区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20个、耕地10398亩,杜绝了“农田地面水漫流”。园林绿化等领域加大再生水利用,配置量较上年提升10%……

稳了:地表水地下水良性循环正修复

2021年12月28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6.39米。

2022年3月14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6.30米。

这几组数字,让北京市水文总站地下水监测评价科科长白国营感到欣喜。“以往每年1月后,地下水位会下降。但今年即使到了现在的枯水季,地下水位依旧在回升。”白国营拽了拽拳头,“北京地下水位,稳了!”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去年全市河流、水库健康水体占比达85.8%,河湖水质明显改善,水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加,黑鹳、白鹭、苍鹭等一批珍稀水禽成为京城常客……

尽管修补“历史亏空”仍任重道远,但北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良性循环关系正在逐步修复,地下水资源涵养与河湖生态复苏,正向着回归自然的方向演变!

泉水复涌,水润京华。清新秀美的京城水景,回来了,不走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