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棵改变命运的树

新华社重庆4月20日电

新华社记者韩振

听说三峡库区近年来种植了一种“神奇的树”,名叫脆李树。这种树改变了很多村民的命运。记者专程赶到脆李树的核心产区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一探究竟。

曲尺乡坐落在长江之畔,全乡有2万余人。过去,因为道路不通,村民多出去打工,大片土地撂荒。如今,汽车行驶在曲折的水泥路,犹如穿行在一幅山水画中:道路两旁是雪白的花丛,山脚下是碧绿的江水。

“道路两旁就是脆李树开的花,别看这花朵单看起来不大,但一朵朵汇聚起来就成了一个大产业。”漫山遍野的花丛中,31岁的小伙子彭斌站在灰瓦白墙民居前说,每年花开和结果期间,大量游客来到这里赏花摘果,带动了村里的乡村旅游,很多人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彭斌所在的曲尺乡柑元村是个典型的移民村。过去,由于村里人均地少且土壤贫瘠,靠种庄稼养不活人,村民被迫外出打工,土地荒着没人种。如今,村里种植了4700亩脆李、1500亩柑橘,产业搞得红红火火,连一片空闲的“巴掌田”都找不到。

彭斌带着记者来到了房屋二楼,向记者展示自己开办的民宿:房间内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推开窗户,扑鼻的花香迎面而来,雪白的脆李花丛中,长江蜿蜒曲折一路东去,几只货船顺江而下。

“名副其实的‘江景房’,一晚两三百元。”彭斌说,除了民宿,他还围绕脆李打造了丰富的“业态”:10多亩脆李光果子每年就卖10多万元;靠提供脆李种苗,每年又有10多万元收入;还开办了小卖铺、茶馆、农资代购点、金融服务点,忙都忙不过来。

他把身体残疾的弟弟彭军也喊过来帮忙。彭军小时候在一场事故中失去了双臂。虽然身体残疾了,却靠着反复练习,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弟弟帮着经营小卖铺,他自己则腾出精力来,一心扑在田里做种植技术攻关。

记者又来到曲尺乡权发村村民罗付明家。几年前,50岁的罗付明跟妻子李吉琼一起出了车祸,不但耳朵聋了,鼻子也失去了嗅觉,妻子更是做了一次脑部的大手术。可他们硬是把孩子都供成了硕士。

“两个孩子都在大学读自动化专业,老大准备今年读博,老二也打算考博,我们两口子都很支持,想让他们多读点书,以后对社会更有用。”谈到两个儿子,罗付明满满的自豪感。

“要说两个孩子读书开销确实不少,一年学费、生活费,少说也要五六万元,没有家里15亩脆李,还真是供养不起。”妻子李吉琼接过话茬说,去年脆李成熟时雨水多,造成了果子减收,只卖了4万多元,不过家里还种了柑橘、养了猪,一年收入也有七八万元,供养孩子读书没问题。

记者一连走访了好几户村民,大家都把脆李当成了“宝贝”。权发村村民王恩海说,自己家里的一棵脆李树,果子卖了5000多元。彭斌给自己家的脆李记了账,最多的一棵卖了7800元。“一斤脆李十几元,一棵树卖几千块钱很正常。”彭斌说。

“脆李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也很高。”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说,三峡库区的土质为砂土,容易水土流失,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下,如何发展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种植业?最终,经过不断摸索尝试,找到了脆李这个“生态宝贝”和“致富树”。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30万亩,惠及农民10余万人。

村民们告诉记者,其实很多年前巫山就有脆李树,但零星分布在房前屋后,没有形成规模,也没能转化成效益。近年来,巫山县通过品种选育和技术改良,逐步提升了脆李的品质,让巫山脆李供不应求。同时,县里还按照“粮进田、树上山”理念,在平整田地里种粮食,在山地陡坡上种脆李等果树,盘活了撂荒的土地,兼顾了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三峡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