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位上海特级教师,从“红码”变成“绿码”的几个瞬间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4月1日至19日,二十天。对于上海市特级教师、原复旦附中副校长方培君来说,度过了终身难忘的时刻。她记录下从“红码”变成“绿码”的几个瞬间——
“阳”的恐慌和压力
4月1日,方老师的先生开始发烧,最高39.2℃;随后,她和女儿相继发烧。在她的记忆里,全家一直是防疫的“好学生”:总是到人少的地方走走路,外出购物全程佩戴口罩。她怀疑:最有可能被传染的地方是3月29日和先生到附近的菜场,有过10分钟左右的购物。30日晚,这个菜场被封,她周围小区“阳性”人数居高不下。
“阳”的恐慌和压力,似乎每个人都不例外。方老师说,那几天全家严格遵守居家隔离。4月1日—14日,除了通知他们将垃圾放到室外,从没有擅自开门;晾衣服时,看到楼下的也在晾时,他们自觉地放弃;好几天还在卫生间的下水道倒消毒液,就怕影响到上下楼邻居……
惶惶不可终日,当初最担忧的是进方舱
方老师介绍,自有了症状后,每天的日子在忐忑中度过,当初最担忧的是进方舱。
4月8日,一家三人先后接到电话,说他们核酸检测结果皆为“阳性”,准备送方舱。全家人在等待中,竟连续多日没有接到转运通知。方老师承认,这个阶段心情是不稳定的,每天祈祷不要到方舱,怕接电话,怕来大巴。她甚至和女儿不断洗发,希望到方舱去的前一刻是最干净的。
方老师的担忧和大多数人是相同的:到方舱,不仅仅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如家里,而是特别担心,本来已基本痊愈的人,到了一个这么“阳”的场景,会否重复感染?她是具有基础疾病的人,高血压20多年,糖尿病近16年;她的先生心脏撑过支架,且有严重鼻炎,平时没事情都能感觉到他的气喘,对他来说,一天24小时戴口罩说不定是比感染新冠病毒更可怕的事情。
4月14日,车还是来了。全家进了方舱。方老师说:“如果老天认为我缺少磨砺,必须去方舱一次,我认了,这也是人生难得的经历,别人能过我也能过。”
进入方舱,她看到的是“井然有序”
方老师称“幸运、感恩”,来到了临港方舱医院,家里三人在一起。除了人性化的安排,她看到的是“井然有序”。
方老师记录下方舱内的一个个细节:看到的是所有大白们的笑脸;刚入住,就进行了问诊,白天有医生“查房”;第二天一早我还在睡梦中叫醒做核酸检测,一看时间是早上5:55,第三天早上稍微晚一点又进行了第二次核酸;送给每位“方友”的用品基本涵盖了你生活的所需:新的四件套、消毒巾、抽纸、卷筒纸、脸盆、毛巾……我最喜欢的是给每位配了热水壶,打水不需要等候很长时间;1400多人的区域安装了144个水龙头,且在一排中有几个直接连着热水器(解决了居住时间长的“方友”洗发的需求),淋浴房,有几个,不多。晚上睡觉时间到,大多数的灯是自动关的。
她还拍下了“消毒机器人”、“送药机器人”、“华山社区”。
第三天,医生告诉方老师全家,三人全部顺利通过了两次核测,且ct值都超过了40。这时全家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们的快乐、开心。当天,女儿代表全家对华山医护团队写了感谢信。
面对疫情,周围的人是那么可爱
当回到可爱温暖的家时,方老师记下特殊时期身边的那些可爱的人。有“敢于担当的物业经理”,1500人居住的小区,确诊、疑似、抗原阳性的加在一起还有近百位。此时,物业陈经理瘦弱的身躯承担起天大的责任。晚上12点,经常看到他在群里回复居民们的需求。有“打不死的小强”的保洁小汤,至今不知她的全名,封控后,他们夫妇不仅负责整个小区的垃圾清理,还要负责楼道消杀、甚至直接到“阳性”人的家门口取垃圾、快递传送。
更让方老师感动的是邻居们,这里没有对出舱人的拒绝、更没有对“阳”的歧视。回家前,她在群里收到一则@所有人 的喜报:“我们901鲍老师(方老师的先生)一家三口,前往临港方仓医院圆满完成视察工作,并连续二次荣获“核酸阴性”荣誉证书,明日将凯旋。欢迎回家,家人们都在等你们!”
方老师说,女儿在回家的路上曾写下这么一段:车行在空无一人的 架上,觉得自己无所畏惧。生命里总有 些觉得自己“无所畏惧“的时刻。最近的几次是2019年从澳门塔 跃而下的时候;是2020年在冰岛的冰 上行走的时候;是完成30km徒步的时候。还有就是现在,在离开方舱的路上。无所畏惧!对,我们“无所畏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