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2003年至今,这群海洋“守护者”累计开展社会救助343次,挽救群众548人(引题)
守护“蓝色国土”的平安(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通讯员 吴鹏
渔船失火、快艇翻扣、船员落水……这一幕幕惊险的画面,平时我们只在电影中见过,而对中国海油海上作业者来说,于生死关头神兵天降、逆风破浪、险中救人,早已成为一种发自于心、惯常于行的社会责任。
日前,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届“最美搜救人”获选名单中,多次参与海上应急救援并承办全国首个石油平台海域通航安全风险防范演习的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作业协调部成功当选,成为全国10名当选个人(团队)中唯一一家企业单位代表。从2003年至今,这群海洋“守护者”已累计开展社会救助343次,挽救群众548人。
惊心动魄的一天
2017年7月21日清晨,一阵急促的铃声在应急总值班室骤然响起。当时值班的作业协调部主管邬礼凯心里咯噔一下。“‘海洋石油932’平台西南方7海里处,一艘货轮遇险、处于倾覆边缘,4名船员命悬一线,请紧急支援!”
危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作业协调部立即组织海上救援力量,派遣“滨海264”船即刻奔赴事故地点开展救援工作。在抵达事故现场后,仅用25分钟便将受困4人从已完全倾覆的货船中全部救出。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起事故的后续处理尚未结束,突然肆虐的渤海湾又接连抛下“夺命索”。那一天,应急总值班室的电话接二连三地响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当天9时15分,秦皇岛33-1平台北部海域,一艘工作船有翻沉风险;11时30分,渤中26-2平合附近,一艘货船在风浪中遗落十余个集装箱,存在碰撞危险;15时05分,埕北油田B平台西南18海里处,一艘工作船翻扣海中,6名船员遇险;23时09分,“海洋石油924”平台西南方向7海里处,一艘货轮海水倒灌即将翻沉……
一天之内作业协调部派出直升机2次,海洋石油船舶5艘,从死神手中抢回10人生命。“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天,救援工作结束后,身体才慢慢找回知觉。”事后,参与救助的值班人员、船舶主管和直升机主管,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天。
除夕夜的起飞
“勇毅善敏信”是作业协调部冲锋陷阵的“五字诀”。这些年来,作业协调部可谓在惊涛骇浪之上架起了应急救援的保护伞。
2020年除夕夜,正值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满载3706名游客和1100名船员,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赴日本进行6天5晚往返航程。然而航行途中,邮轮上15人先后出现发热症状,其中包括2名儿童和10位外籍船员,船上还有140多位湖北籍游客,全船共4806人。
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停驻锚地暂不进港,立即组织专家、医务工作者登船采样、开展流调,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什么方法最快?“只能靠飞!”作业协调部在与天津滨海新区、天津卫健委等协调后,急调直升机支援。
当时船上情况不明,作业协调部和东疆海关人员反复沟通,最终在凌晨2点多确定应急方案。凌晨3点,作业协调部救助人员在公司汇合,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空中接力告捷
锚地距港口码头十五六海里,如果用接驳船来运送取样标本,前后要耽误3个小时。早一分钟送达,就能早一分钟处置,也让船上船下的人都少一分焦急,必须争分夺秒!一秒,一分……在人们的等待中,船上终于传来消息,取样即将结束。10点03分,直升机再次起飞。10点15分,到达邮轮海域上空,盘旋巡视后,飞向临近的“广东龙”货船甲板,等待最后指令。10点45分,直升机接令第三次升空。3分钟后,抵达“赛琳娜号”船尾左舷绞车点处,在甲板六七米上方悬停。
放置了17份检测样本的黄色标本箱,以悬吊方式缓缓升空、进入机舱,直升机随即马不停蹄向海岸飞驰而去,空中接力告捷!11点05分,直升机返回塘沽机场,标本箱被送上转运车,由警车开道护送,一路飞驰而去。经过3个多小时紧张检测,17份样本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
经过多年磨砺,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作业协调部已成为国家海上救援的一支特种部队,他们装备精良,运筹帷幄,勇敢担当,数十年如一日,在战风斗浪中守护这片“蓝色国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