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代师徒“手把手”传承,只为送逝者一份体面(引题)
入殓师用技艺与坚守诠释职业价值(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马安妮 韩遇琳
阅读提示
面对逝者,他们抱以尊重和责任;面对家属,他们要有理有据地告知殡葬流程,带去安慰;面对公众,他们要承担起普及殡葬文化的责任……入殓师职业承受着一些社会偏见,从业者有不少来自农村,但他们始终坚持用技艺、用共情、用尊重送逝者一份体面,在“手把手”的教学中完成师徒传承。
与前来祭奠的人不同,入殓师和逝者的缘分,更多是在生命离开时,用自己的双手成全逝者一份体面的告别,告慰其亲人。入殓师的情感在家属的眼泪和不舍间流露;其技艺在“手把手”教学中传承;其职责在逝者入土为安时才结束。
入殓师职业承受着一些社会偏见,从业者有不少来自农村。日前,《工人日报》记者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殡仪馆,近距离感受殡葬从业者的技艺与坚守。
送逝者一份体面
在库车市殡仪馆大院最左侧的狭长走廊里,分布着4间守灵间,以及入殓师苏健有的一间办公室。走进他的办公室,先入眼帘的是一排衣架,上面挂着几件白色大褂,衣架后是一个存档的柜子,一个装有操作工具的双层推车,苏健有的办公桌就紧挨着推车。
办公室外来了人,苏健有立马抓起白大褂,戴上手套做准备,神情也瞬间严肃起来。在守灵间内,经过和家属的沟通,他推着自己的工具车,换上一副新手套,开始给老人整理仪容: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着老人的脸庞,换上粉底,双手涂抹,再用粉扑均匀面部,之后是定妆刷粉……在一系列熟练的动作中,他仿佛在和老人“话离别”。
苏健有来自甘肃省秦安县古家镇,今年是他做入殓师的第8个年头。“我也没想到,年轻时不想干,结果还是干了这行。”原来,他在20多岁时就接触过入殓师的行当,给别人做了几个月学徒,后又和朋友出去做生意。
8年前,经商失败的他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库车市殡仪馆。当时殡仪馆正缺人,苏健有入职后从火化工开始,渐渐学透各种入殓手艺,一干就是8年。从业以来,苏健有送走了近千名逝者,也帮助许多逝者整理了仪容。他认为自己和入殓师这行有很深的缘分。
据库车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社会观念的一些固有偏见,大家总是对入殓师等殡葬从业者有些避讳,而殡葬职工对于工作单位也感觉难以启齿,其职业境况常常遇冷。因此,殡葬行业的不少从业者都和苏健有一样来自农村,来自外地,一干就是数十年。
为普及殡葬文化努力
从2008年库车市殡仪馆建成以来,库车市殡仪馆馆长助理马成定见证了它的发展,也带了不少徒弟,同乡苏健有就是其中之一。
刚刚帮助家属做完守灵准备工作的马成定告诉记者,“人们面对亲人突然的离世是有些不知所措的,需要我们来协助他们第一时间去筹备相应的殡葬事宜。”
这一点体会,来自马成定的亲身经历。2018年母亲离世,已在殡葬业干了10年之久的马成定一时间竟也是不知所措。“太突然了,我不知道要干什么,缓了一两个小时才能着手安排母亲的后事。”
从那之后,马成定开始向身边的人普及殡葬文化。他认为,作为一名殡葬从业者,不能仅仅在需要的时候出现,还要让大家对殡葬文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通过共同的努力告慰逝者,给予殡葬从业人员足够的理解。
苏健有的徒弟高丽丽,就是在几次生离死别的经历中,被殡葬文化和技艺吸引而加入这一行的。高丽丽今年28岁,一身蓝色短袖衬衫、黑色长裤,精致的五官带着淡淡的妆容,一双眼睛透出清澈的目光。和从事职业的基调不同,这位90后的整体面貌阳光、乐观,显得精神十足。
当谈起选择入行初心,高丽丽的声音有些哽咽。“是因为我的好朋友和我的父亲。”她努力平静地说。“她是光鲜亮丽的一个人,最后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我当时很难接受。”在因病去世的好朋友的葬礼上,入殓师的技艺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入殓师的操作,她就像睡着了一样。”
后来,因病去世的父亲给高丽丽带来更深的伤痛,“我很难过父亲在世时没有多陪陪他,想多看看他。”经过两次生离死别,高丽丽对殡葬行业产生了浓厚的认知渴望。当时,库车市殡仪馆正好在招聘工作人员,她当即决定报名应聘。
“真正接触起来,和自己想象的又不太一样。”高丽丽说,进入殡仪馆并没有立即开始业务学习,而是跟着火化班的老师傅熟悉环境。火化班是库车市殡仪馆的班组之一,包括礼仪师、入殓师、火化工三类工作人员。
“我大概学习了3个月,师傅看我的心态、接受程度都不错,才开始教我。”高丽丽说。半年后,她掌握了入殓师的基本手艺,能独自给逝者修饰妆容。
多一点信任,多一些理解
逐步受到师傅认可的高丽丽开始应对处理各项殡葬业务,她记得接手的第一位逝者,是一个因先天心脏病去世的15岁小女孩。
“她长得很可爱、很漂亮。”经过和家属的沟通,她简单地给小女孩勾勒了眉毛、整理了容颜,“我当时是哭着化的,家属激动的情绪很触动我,再加上她太小了,很难过。”想起那个小女孩,高丽丽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在入殓师岗位上,高丽丽认为最难克服的就是与家属的“共情”。许是经历过生离死别,每次面对家属的极度悲伤和不舍,都让她一次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提醒着她要珍惜身边人。“做入殓师这些年,我越来越体会到没有什么比家人的身体健康、相互陪伴更重要。”高丽丽说。
让苏健有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的一名在焦炭厂工作的男性,一场意外的事故夺去了这个年轻男人的生命,也给他的身体留下了大大小小上百条伤口。“光缝合伤口就用了两个多小时,太可怜了。”苏健有用浓厚的甘肃口音说着,从业多年的他情绪显得较为平静,但语气中充满了叹息。
“作为殡葬从业者,我们面对的是两个世界的不同对象,要对逝者抱以尊重和责任,对家属要有理有据地告诉他们葬礼的整个过程,给他们的心灵带去安慰。”马成定说。全国殡葬协会每年都举办交流会,马成定也会前去参加交流,丰富对殡葬文化的学习,不断更新服务水平和内容。
库车市殡仪馆的业务大厅墙上,挂着一张清晰标注着殡葬物品价格的表格。“大家对我们这行的认识不够,总觉得服务好是因为价格贵。”库车市殡仪馆业务主管陈琴琴说,“但我们从业以来始终坚持做事靠良心,希望能收获多一点信任,多一些理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