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八成受访者对传统婚俗去粗取精,九成将婚礼视作“婚姻的试炼”——(引题)

这届年轻人用创意婚礼宣誓爱(主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实习生 杨紫琳 见习记者 罗希 


(资料图片)

云鬓间工艺精巧的发钗微微摇曳,半遮容颜的团扇握在两手间,红色刺绣礼服的拖尾在身后铺展成扇形。门缓缓开启,侯明明款步走进她的结婚礼堂。同牢、合卺、结发等一连串穿越2000年而来的婚礼仪式,在红色帐幔和点点微黄灯光的映衬下展开。在孔子故里曲阜举办结婚仪式,侯明明和爱人选择了汉式婚礼。“有当地文化特色,和整个城市古色古香的氛围很契合,形式也另辟蹊径。”

在山东一所高校读研究生的孙晓在兔年春节期间和男友举办了订婚仪式。常刷社交媒体的她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自己操办订婚仪式,于是她和男友也打算试试。近3个月里,从查资料、构思流程,到置办东西、和可以帮忙的亲朋好友约定时间,两人全部自己操持。“订婚仪式背景板、伴手礼、喜糖盒等都是从电商平台购买,主持词由男友亲自撰写,订婚书由男友的祖父手写,司仪由我舅舅担任,录像工作由我的‘发小’完成”。自己筹办订婚礼的过程,成了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瞬间。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网友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1835份有效问卷,受访者年龄集中在18岁至35岁。调查结果显示,75.10%受访者表示会亲自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设计;92.37%受访者认同婚礼花销多少、隆重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投入,留下美好回忆。

不要“模板”要个性,这届年轻人用创意宣誓爱

孙晓最初选择自己筹办订婚礼,是因为春节期间婚庆市场火爆,很难找到性价比高的婚庆公司。但现在,她计划结婚仪式也自己来。“订婚仪式能办好,婚礼肯定也可以,我们自己办也更有意义”。

自己全权策划婚礼,或在婚庆公司规划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想法,成了一些年轻人青睐的表情达意方式。中青校媒调查显示,75.10%受访者表示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设计;10.19%受访者表示会把婚礼设计全交给婚庆公司;6.81%受访者表示自己了解不多,会请另一半多多费心;3.92%受访者会选择礼堂包办一站式婚礼。比起父母代为操办婚姻大事的传统,调查显示,仅2.18%受访年轻人选择把婚礼交给父母长辈代为操办。

今年5月初,赵紫妍和刘船把自己的婚礼办成了“大型舞蹈秀场”。因跳舞结缘的他们在北京开办“CICI Dance”舞蹈和多媒体工作室,婚礼当天,共同工作的许多舞蹈老师前来“助阵”——他们打扮成花仙子和小精灵,把自己排演的舞蹈剧搬上婚礼舞台。赵紫妍和刘船也为婚礼准备了一支舞,不过他们没有穿上华丽或帅气的街舞服装,而是穿着朴素的日常服饰,戴上灰白的假发和镜链垂在耳边的“老花镜”,演绎微微驼背的“老年的自己”。“我们把这段表演安排在婚礼的最后,表达要一直携手到白头的含义。”赵紫妍介绍,这个环节是她准备最精心、也最满意的,“既希望给宾客不一样的感受,也是我们俩对彼此表达爱和忠心。”

自己策划婚礼是刘船对妻子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他既是婚礼的“男主角”,又担当起“编剧”“导演”“舞美”等多重角色。为了给赵紫妍保留悬念和惊喜,刘船特意对一些婚礼环节保密,亲力亲为操持起各个环节。他3天对比了将近100家酒店,亲自策划、把关婚礼的每个环节,单是调试灯光,就在礼堂反复打磨了两个多小时。“我希望把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给我最爱的妻子一个什么都不缺、而且比预期更好的婚礼。”婚礼前,刘船心里还有几分忐忑,不清楚尚不知道婚礼全流程的爱人是否会满意。“婚礼当天,我的新娘就像童话故事里的公主一样走下美丽的楼梯,看见她的王子满心欢喜地注视着她。我能感觉到她的快乐,是得偿所愿的快乐。我也就放下了所有包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刘船说。

就读于天津一所高校的农子豪想象中自己未来的婚礼,是一场宫崎骏动画风格的主题婚礼,“比如婚礼的主舞台可以布置得像《哈尔的移动城堡》那样,红毯设计成种满鲜花的阶梯。”在他看来,相比于传统的中式或西式的婚礼,主题类的仪式更能满足新人在兴趣上的需求,能给双方和宾客们都留下更深刻的婚礼印象和体验。“希望那一天,婚礼的大屏上可以播放动漫里的经典场景。我和她穿着哈尔和苏菲的服装走到台前,复刻动漫里的浪漫和幸福。”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青年比较注重在婚礼中呈现自己的个性和想法,但也会根据实际多方面考虑。28.66%受访者认为必须体现自己的想法,会非常用心设计;54.93%受访者表示最好能体现个性,但会兼顾筹备的时间成本和预算;11.28%受访者表示想要有体现,但和家人的计划有冲突,需要平衡;3.87%受访者表示不太需要体现自己的想法,避免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筹备婚礼前,侯明明的理想婚礼是在户外办一场小型的户外派对,“只邀请比较亲近的亲戚和朋友,举行一个简单又温馨的仪式,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经济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等到真的操办起来,要考虑的问题比她想象中多得多。“婚期在6月中旬,典礼又在中午举办,户外天气很热,而且我们在当地也没找到非常心仪的户外场地。”她和爱人要考虑的,还有家人的接受程度。“如果办成简约风,长辈可能觉得不够喜庆,婚礼规模的大小,也需要顾及父母的社交圈子和当地的习惯。”综合考虑下来,侯明明和爱人不再单纯执着于两个人对婚礼的浪漫想象,能够容纳较多来宾、同时兼具个性的别致汉式婚礼成为两个年轻人和家人的共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婚礼的形式变得更为多样。“从原来的结婚肯定要有一场婚礼,到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可以选择去举办一场婚礼。”就读于山东财经大学的范婧如表示,无论是当下流行的晚宴聚会,还是旅游结婚,甚至是两个人单纯宅在家里享受假期……只要新人双方达成共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珍贵而有意义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度过最重要的一天,不也很浪漫吗?”

选择性继承,近八成受访青年对传统婚俗去粗取精

在如今各地的婚礼习惯中,一些蕴含各种寓意的传统习俗仍被保留沿用。关于家乡所在地区是否会沿用传统婚礼仪式、摆设等习俗,30.79%受访者表示有很多传统仪式沿用至今;50.68%受访者表示有一些,但不多;6.54%受访者表示基本没有,11.99%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对于传统的婚礼习俗,受访者没有全盘否定,78.80%受访者表示可以去粗取精,沿用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或有氛围的;12.86%受访者认为传统中蕴含当地风俗文化,应该沿用;也有7.19%受访者认为传统习俗繁文缛节老套,希望可以省去。

对于侯明明来说,接受传统习俗是一个不断心理建设的过程。“婚礼前要有儿女双全的亲戚帮忙给婚房铺床,床上要放红枣桂圆,床下放芝麻杆;婚车经过桥梁时要放鞭炮,等等。”这些看起来产生自不同历史时期的习俗,对喜欢文艺、清新风格的侯明明来说并不能全盘接纳,但父母、祖辈比较在意这些传统仪式所蕴含的寓意。因此不同于由两个年轻人主导的结婚典礼,传统习俗方面的安排都由父母操持,侯明明和爱人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做减法。好在长辈也能够体谅年轻人的喜好和情绪,在两代人的协商下,婚礼流程顺畅地推进,也让大家都很满意。

虽然自己对婚礼有很多畅想,但范婧如表示:“仪式并不能成为婚礼的代名词。”在她看来,受家庭或是地域的影响,许多人的婚礼难以避免地被“塞入”了很多传统婚俗。她认为,婚俗的传承应当有一定的选择性,“摒弃按部就班的不良婚俗,因地制宜地融合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诠释‘中式浪漫’。”

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其木格是蒙古族,她对家乡传统婚俗非常向往。“内蒙古有很传统的婚俗,像鄂尔多斯婚礼早在2006年就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木格介绍,蒙古族的传统婚礼包含多个环节,如哈达定亲、佩弓娶亲、挡门迎亲、献羊祝酒等,像《送亲歌》这样在内蒙古广为流传的歌曲,就诞生于传统婚俗。“婚礼仪式中新人和参与者都需要穿上传统的服饰。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和汉族等民族融合后的婚礼流程,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在其木格眼中,传统婚礼仪式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沿用这些仪式,也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初次共同经营生活,超九成受访者把婚礼视作“婚姻的试炼”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超过五成受访者希望婚礼规模在中小型以下。2.45%受访者认为私下庆祝即可,不需要仪式;21.74%受访者喜欢两个人或和父母、几位亲友一起的小型仪式或旅行结婚;29.97%受访者青睐有一些好朋友参加的中小型婚礼;31.55%受访者期待较为隆重、较多亲朋好友参与的仪式,也有13.79%受访者没有特别的倾向。

范婧如对婚礼规模的设想是“小而美”:“新人双方都只邀请亲密的人参加,大家彼此都很熟悉,也不用在仪式中假装客套,大家一起度过轻松而温暖的一天。”

赵紫妍和刘船都倾向于小型仪式,因此省去了婚礼很多繁琐的流程,把时间留给彰显两人个性的环节。比起婚礼的形式,刘船更在意仪式中的情感表达。“重要的是体现出两个人的个性,以及在亲朋好友祝福的目光中表达对彼此的爱。”刘船的这一理念最终促成了让赵紫妍惊喜、满意的婚礼。赵紫妍曾以为自己的婚礼会和别人的相差无几,没有想到在两人的设计和同事们的加持下,她拥有了带着两人独特印记的婚礼。赵紫妍遥想道,等自己80岁、90岁时,回忆起自己的婚礼,一定还能回味起那一刻的幸福。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93.18%受访者认同婚礼筹备过程是两个人和家庭一起共同面对生活、经营生活的开端。

订婚筹备繁琐,吵架不可避免,孙晓和男友常常因为物料颜色这种小事吵起来。但每次争吵过后,两个人还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不知不觉间,两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两人的情绪也在订婚仪式当天到达了高潮,当这对年轻人在自己亲手布置的典礼现场交换戒指,孙晓、男友和双方的父母都泪如雨下。“仪式也是一种考验,是我们两个第一次一起解决共同的问题,营造共同的生活。经过订婚的磨合,我们有信心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刘船看来,婚礼是两个人宣告要真正一起面对生活的仪式,“婚礼上的誓词,就是告诉亲朋好友,我们不仅很爱对方,而且还要更懂得如何爱对方。”而筹办婚礼也被他视作见证和巩固感情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她就是我的动力,我能明显感觉到,我想给她最好的婚礼的心非常坚定,这既是爱也是责任,所以即使筹办婚礼非常紧张、疲惫,也会觉得是享受,看到她快乐、满意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我也能看到妻子为我们共同的仪式付出真心和精力,会感到非常幸福。”

在侯明明看来,筹备婚礼也是婚姻生活的一次实习。它不仅关乎自己和爱人,也是两个年轻人融入彼此家庭的经验积累。“婚礼之前,遇到什么事都是两个人沟通决定就可以。但从婚礼开始,需要更深入地和双方父母沟通,也会学会更多地考虑他们的感受。我觉得这也是婚礼给我们俩带来的成长。”尽管如今回忆起来,一场婚礼既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见证两人成长的美好时刻,也成为家族共同的甜蜜回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侯明明、孙晓、其木格为化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