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洪峰 防洪灾 保安全 保稳定
原标题:天津西青区承接静海区转移安置点(引题)
(相关资料图)
“临时港湾”有温度(主题)
8月3日1时,天津西青区赤龙南街亲和儒园6号楼楼长潘文宇的手机仍在滴滴作响。“请问空调遥控器在哪?”“马桶盖怎么坏了?”“被子盖着不舒服,能换一下吗?”看到群里的信息,他和他的同事们秒回:“您稍等,马上过去给您解决。”6时,又有村民在群里问:“早点怎么解决?”又是秒回:“一会儿就好。”
这里是静海区台头镇蓄滞洪区转移安置群众的“临时港湾”。8月2日晚,首批377名群众顺利入住。这一晚,全街100多名干部忙到3时。
受大清河上游洪水影响,静海区台头镇将迎接60年来最大过境洪峰。在洪水来临之前,台头镇18个村、2万余群众务必全部撤离。
“我们连夜启用了亲和雅园、亲和安园、亲和儒园、亲和静园4个安置小区,最终可提供3932间安置房,最大能承接10513名转移安置人员。”赤龙南街党工委书记陈瑞说,从接到任务那一刻起,全街干部就都忙起来了,几天来,街里组织人手对小区房间进行了全面排查、底数核对、维修抢修、拓荒保洁,用西青速度、赤龙温度,尽最大努力将转移群众安顿服务好。
台头镇二堡村的杜学霞是第一批入住“临时港湾”的群众,老伴儿和孩子都在静海城区,她一个人来了。一下车,她便收到了名为《致守望相助的手足同胞》的一封信,以及一张周边生活服务及商业设施分布地图,为了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她扫了二维码加入了楼栋居民沟通群,这个群里有工作人员24小时实时在线。
昨日9时30分,又有来自民生村、义和村、建设村等地第二批群众入住。工作人员帮着拿行李、作登记、分房间、发放生活用品,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安排专人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入住。至此,赤龙南街总共接收安置转移群众达到了1696人。
梳理核对入住人员基本情况,发现转移安置群众中老年人居多,为了确保突发情况能够从容应对,每个楼栋都设立了医疗保健站,配备一医一护和基本的急救、外伤药品。一般小病在保健站内解决,站内解决不了,通过120急救车启动转诊程序。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赤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了一批医疗骨干。医生孙逸铭、护士杨杨与转移安置群众同期入住,放下行李,拿起药箱,入户走访。“需要关注的人不少,年龄最小的只有三个月,年龄最长的已经百岁,我们楼栋里有残疾人、有受外伤的,还有一些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情况,杨杨一一做了登记,临走不忘嘱咐一句“您有不舒服,随时找我们。”
安顿下来之后,杜学霞开始想家。自8月1日接到撤离通知后,她就开始收拾东西。“把桌子架到了床上,然后把家用电器和贵重物品放到了桌子上。不知道洪水来了,房子能保得住吗?”感知到了杜大姐的情绪,潘文宇说:“都会过去的!到了西青,这就是您的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