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吉大一院实行分区闭环管理。智能设备的应用,为疫情防控助力赋能。

检验科的智能“小车”

在门诊楼7楼有一种“神秘武器”,年初就上岗了,主要完成科室间短距离检测样本运输,这就是智能导航运输“小车”。

疫情发生后,检验科工作量骤增,日均检测量达到5000份左右。人力往返运输风险大、消耗防护物资多、时间成本高。为此,检验科向厂家入驻吉大一院的工程师提出软件升级需求,扩大了智能运输“小车”的使用范围。目前,它可以频繁穿梭往返于各工作点位,及时传递标本、耗材等物品,可以全程自行按照既定路线有序移动,平稳行驶。运送过程中,当遇到障碍物、前方路线上有人或到达目的地时,这些智能运输车也会在第一时间停止运动,并发出语音提示。

吉大一院检验科主任黄晶介绍,目前吉大一院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是24小时随时送,检验科里有3台这样的设备,它替代人工运送,避免人员交叉,又降低污染。通过发送指令,准确到达指定位置。在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期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门诊区的智能消杀机器人

疫情发生后,吉大一院采购了两台适用于医院的智能消杀机器人,3月18日正式上岗,目前主要用于人员相对密集的门诊三四楼环境消杀。

与传统的人力消杀相比,智能消杀机器人使用超干雾喷雾进行消杀,喷出的颗粒更小,能够更好地与空气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杀菌,而不会快速地落在地面上。同时,它还拥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和摄像头,可以精准避让行人,在有人经过时停止喷洒。这种机器人最多可以存贮一百幅地图(路线),可按设定路线持续工作6小时,不知疲倦,不留死角。手机小程序远程操控,使用简单易懂,效果极好。

创新转化成果助力方舱医院

由吉大一院技术转移办公室及内分泌科主任王桂侠、副主任刚晓坤与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康冰团队研发的方舱智能服务机器人“小吉”,是国内同类型机器人在疫情防控和服务工作中的首次尝试,对于节省防护耗材、降低人员交叉感染以及疫情防控支持传播等方面都很有帮助。

马瑞/制作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吉大一院